1.幼儿要经常洗澡是因为( B )。
A.幼儿喜欢玩水
B.皮肤薄嫩,不清洁易长疖生疮
C.一种习惯
D.让皮肤保持水分
2.幼儿的贴身内衣宜选用( C )。
A.化纤
B.腈纶
C.棉布
D.混纺
3.幼儿内衣要选棉布料是因为( D )。
A.保温性好
B.吸湿性差
C.透气性差
D.吸湿性、透气性好
4.缺乏维生素A,易患( A )。
A.夜盲症
B.脚气病
C.坏血病
D.佝偻病
5.缺乏维生素B,易患( B )。
A.夜盲症
B.脚气病
C.坏血病
D.佝偻病
6.缺乏维生素C,易患( C )。
A.夜盲症
B.脚气病
C.坏血病
D.佝偻病
7.缺乏维生素D,易患( D )。
A.夜盲症
B.脚气病
C.坏血病
D.佝偻病
8.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( A )。
A.新鲜蔬菜和水果
B.鱼类
C.肉类
D.内脏
9.( C )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。
A.维生素A
B.维生素B
C.维生素c
D.维生素D
10.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,( D )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。
A.锌
B.铁
C.维生素
D.碘
11.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变成( A )。
A.维生素A
B.维生素B
C.维生素D
D.维生素C
12.在6种营养素中可供给身体热能的有( D )。
A.无机盐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
B.维生素、蛋白质、脂肪
C.无机盐、水、碳水化合物
D.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
13.在6种营养素中可供给身体热能的有蛋白质、( A )和碳水化合物。
A.脂肪
B.无机盐
C.维生素
D.水
14.在6种营养素中可供给身体热能的有蛋白质、脂肪和( C )。
A.无机盐
B.水
C.碳水化合物
D.维生素
15.在6种营养素中可供给身体热能的有( D )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。
A.水
B.无机盐
C.维生素
D.蛋白质
16.早餐食物的供热量应为总热量的( B )。
A.10%~20%
B.25%~30%
C.35%~40%
D.45%
17.中餐食物的供热量应为总热量的( C )。
A.10%~l5%
B.25%~30%
C.35%~40%
D.45%
18.晚餐食物的供热量应占总热量的( B )。
A.10%~l5%
B.25%~30%
C.35%~40%
D.45%
19.编制幼儿食谱时,应注意各种食物的( A )。
A.互补作用
B.混合作用
C.色彩搭配
D.价钱
20.( C )和生理发展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。
A.教育
B.家庭
C.遗传
D.环境
21.在一定条件下,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( D )。
A.遗传
B.家庭
C.教育
D.环境
22.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受( C )的制约,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,在一定程度上受生理发展规律的制约。
A.教育
B.家庭
C.生理发展
D.自然环境
23.社会环境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,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( D )来实现的。
A.教育
B.家庭
C.遗传
D.环境
24.学前社会教育具有群体性、多样性、目标性和( A )的特点。
A.单独性
B.随意性
C.随机性
D.计划性
25.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有目的、有计划的( A )和家庭教育。
A.幼儿园教育
B.社会教育
C.同伴的影响
D.成人的影响
26.学前教育的形式有( B )。
A.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
B.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
C.群体教育和分组教育
D.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
27.学前家庭教育具有领先性、长久性、单独性、随机性和( A )的特点。
A.随意性
B.计划性
C.目标性
D.单调性
28.在日常工作中,评判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:精力充谛,心情愉快,开朗合群和( B )。
A.团结友爱,乐与人交往
B.睡眠良好,坏毛病少
C.情绪稳定,行为统一
D.聪明,反应快
29.在日常工作中,评判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:精力充沛,心情愉快,( C )和睡眠良好,坏毛病少。
A.智力发展正常
B.行为统一
C.开朗合群
D.情绪稳定
30.在日常工作中,评判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:精力充沛,( A ),开朗合群和睡眠良好,坏毛病少。
A.心情愉快
B.性格良好
C.情绪稳定
D.智力发展正常
31.在日常工作中,评判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是:心情愉快,( D ),开朗合群和睡眠良好,坏毛病少。
A.智力发展正常
B.情绪稳定
C.行为统一
D.精力充沛
32.“龙生龙,凤生凤”这是一种( C )。
A.生理决定论
B.自然成熟论
C.遗传决定论
D.环境决定论
33.“孟母三迁”强调的是( A )对幼儿的影响。
A.环境
B.教育
C.遗传因素
D.身体状况
34.“树大自然直,孩子长大了就什么都明白了”这种观点强调的是( C )。
A.教育的作用
B.遗传决定论
C.生理决定论
D.环境决定论
35.人们常说“这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”主要是强调(B )对幼儿性格的影响。
A.社会
B.家庭教育
C.生理因素
D.环境教育
36.在幼儿认识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( D )。
A.记忆
B.思维
C.想象
D.感知
37.小孩子常常把东西放在嘴里,因为他们( C )。
A.不讲卫生
B.爱吃零食
C.用嘴探索
D.习惯性动作
138.大些儿童的触觉活动主要是通过( A )来进行的。
A.手
B.嘴
C.眼睛
D.成人
139.( B )是一种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,是知觉的高级形态。
A.言语
B.观察
C.思维
D.记忆
140.小班儿童的行为常常受( A )支配,而不是受理智支配。
A.情绪
B.家长
C.教师
D.身体状况
141.幼儿往往在打针时,嘴里说要勇敢,不哭,可还是流了眼泪,这是因为(B )。
A.幼儿言行不一
B.情感外露,控制能力差
C.没有勇气
D.自我安慰
142.对小班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,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,这是因为小班幼儿( C )。
A.故意气老师
B.年龄太小,淘气
C.思维具体、直接,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
D.没有主见,爱模仿
43.小班幼儿的行为具有强烈的( D )。
A.随意性
B.随机性
C.短暂性
D.情绪性
44.在中班幼儿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的特点是( A )。
A.活泼好动
B.好争吵
C.好模仿
D.没主见
45.事物的形象常常影响中班幼儿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,这是因为( B )。
A.思维依靠动作来进行
B.思维具体形象
C.没主见
D.依赖性强
46.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,是( C )的高峰期。
A.智力游戏
B.体育游戏
C.角色游戏
D.结构游戏
47.中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,他们思考解决问题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,但却必须借助于( D )。
A.语言
B.指导
C.细心地观察
D.事物的形象
48.在大班可以引导幼儿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是因为大班幼儿( A )。
A.思维已有了抽象概括性的萌芽
B.比较懂事了
C.到了应该学习的年龄了
D.知识丰富了
49.下面对大班幼儿心理特点的描述中( B )是不正确的。
A.好学、好问、好探究
B.没主见
C.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
D.个性已具雏形
50.幼儿会“打破砂锅问到底”一般出现这种现象是在(C )。
A.小班
B.中班
C.大班
D.婴儿期
51、关于保育员错误的是(D)。
A.高级保育员中山积50分
B.中级保育员中山积20分
C.保育员可以用中山入户
D.保育员不可以中山入户